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出版已經(jīng)形成4個系列。【系列1】《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從2010年開始,主要用于年會,簡稱為“大紅本”;【系列2】《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研究進展》:從2015年開始,主要是CSCO青年委員會對前一年中國腫瘤學研究TOP20的評選和分析,簡稱為“小白本”;【系列3】CSCO系列指南,從給016
本書選取了作者從事眼科工作20年來所見的有代表性的眼瞼腫瘤病例,盡量展現(xiàn)這些病變的不同類型,以及其在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書中共收集整理了52種眼瞼腫瘤340例患者近600張圖片。相對于其他眼科疾病,眼瞼腫瘤較為直觀,大部分可僅通過肉眼而不需其他特殊設備即可做出臨床診斷。這正是本書的寶貴價值所在。在全書最后一章簡單附了幾個手
本書為“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之一。隨著國民壽命的提升,各類腫瘤的骨轉移頻發(fā),使得腫瘤性骨缺損的治療愈發(fā)重要。腫瘤性骨缺損的治療嚴重依賴于相關修復材料與醫(yī)療器械的進步。本書依托作者項目組“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抗腫瘤/組織再生性植入器械的臨床前評價及臨床研究2017YFB0702604)”和
《小腎癌CT診斷與鑒別診斷》全書共6章,分別闡述了小腎癌CT檢查方法、診斷相關的解剖、診斷、鑒別診斷,以及囊性小腎癌CT診斷和小腎癌進展增大后的CT診斷要點,探討了不同發(fā)病部位、不同組織細胞類型及不同進展時段的小腎癌CT診斷要點。每種病變均有病例CT圖片,包括不同病變時段的動態(tài)變化對應的CT圖片,以幫助讀者加深對小腎癌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康復》由阿德里安·克里斯蒂安(AdrianCristian)(美)主編,本譯本由董安琴、朱毅主譯,旨在為讀者提供有關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康復問題的相關信息。本書共十五章,主要圍繞腦腫瘤與脊柱腫瘤在診斷、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后所面臨的康復問題進行了闡述,并介紹了有關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康復的模式、評估
本書所述不僅從分子水平上討論了三陰性乳腺癌,還對這種特定癌癥類型的聯(lián)合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對于三陰性乳腺癌這樣的高級別腫瘤,因腫瘤細胞固有的遺傳不穩(wěn)定性會產生內在和獲得性耐藥性,因此采用單一療法治療大多毫無價值。聯(lián)合療法以較低劑量的每種單一藥物提供了更多或至少相同的有效性,并降低化學耐藥性的可能性,因此了解多種治療方案
全面匯總介紹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AR-T治療等的系列臨床研究。 根據(jù)不同器官系統(tǒng)分開闡述免疫相關不良事件,重點介紹診斷治療方法、嚴重程度分級和相應治療策略。 重點聚焦于肺癌領域免疫治療,并解讀相關經(jīng)典臨床研究和全身免疫相關不良事件。 旨在對肺癌�?漆t(yī)生在肺癌領域的免疫治療實踐有所裨益,同時針對免疫治
《MD安德森腫瘤學》作為世界殿堂級醫(yī)學名著,囊括了幾乎所有常見腫瘤,系統(tǒng)地介紹了各種腫瘤的流行病學、病程、診斷、病理、治療、復發(fā)的預測和治療及隨訪,體現(xiàn)了MD安德森癌癥中心個性化、多學科的癌癥管理理念和治療特色,以及腫瘤學領域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內容包括腫瘤診斷與分型的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依據(jù)與應用,MD安德森
本書從理論到臨床實踐分別介紹了肺癌、惡性胸膜間皮瘤、乳腺癌、心臟腫瘤、胃癌及胃腸道間質瘤、原發(fā)性肝癌、胰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多發(fā)性骨髓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腫瘤的診斷思維與治療技巧,尤其對腫瘤的治療部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本書內容全面翔實,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高,可供腫瘤科和有關科室
本書以常見腫瘤為中心,以循證醫(yī)學為指導,注重相關知識的實用性,全面而系統(tǒng)地闡述了腫瘤科常見病的診斷及治療,主要包括胸部腫瘤、腹部腫瘤、乳腺癌、淺表腫瘤、骨與軟組織腫瘤、腫瘤的介入治療及腫瘤科常見急危重癥,重點講述了臨床常見腫瘤的病理學診斷和臨床治療,還補充了一些新抗腫瘤藥和新靶向藥物、新化療方案以及綜合治療的新觀點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