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明人洪應明撰,成書于萬歷三十年(1602)。全書共八卷。其中三卷記道家列仙,三卷記佛家諸祖,均有版刻畫像及人物故事。附《長生詮》一卷,輯錄道典中長生之術;《無生訣》一卷,輯錄佛典中列祖語錄。并有袁黃、馮夢禎所作《仙引》、《佛引》。
清雍正刻本《法海奇觀》,據考證為清初刻本。底本裝幀形式采用散頁裝,共54面。詩畫同頁,每幅圖像繪刻精工,線條流暢,配景適宜,動靜有致辭,給人以很高的藝術享受,堪稱觀音藝術創(chuàng)作的杰出典范。每幅畫配以佛經典故與禪宗語錄,圖文結合,雅俗共賞。這些觀音形象多為女性,典雅高潔,柔慈倩麗,婀娜多姿,是東方女性美的集中體現。其以精致
子部是我國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中的第三大類。專列諸子百家及農林、中醫(yī)、藝術、譜錄等書。本次整理發(fā)掘了學界重視的多種佚本及新版本,以稿本或抄本為主,整理出了50多部前所未見的珍本典籍,陸續(xù)公開出版。此書的公開發(fā)行,為學術界提供了研究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資料,俾使學術界通過這批學術資料能夠開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下)(精)/文華閣雕版系列圖書
薩迦班智達根噶堅贊有名的四大著作之一《薩迦派三律儀論釋集》(亦稱《辨法與非法》)。本書系佛教徒們修行之精要,是講解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等三種戒律的經典論著。尤其是對三律儀的實修方面稍有不同和錯誤之處進行了修正的一部優(yōu)秀著作。該部經典由薩迦班智達寫于12世紀。迄今為止有很多人實修和詮釋該部,也還有珍貴無比的薩迦班智達
本書為《中國古代道教宮觀文化史料文獻集成》(續(xù)編),與正編不同之處是,前者的道觀文獻史料以道觀志為主,而續(xù)編則以各地方志中的道教活動及道教宮觀相關記載為主。
《藏要》是歐陽竟居士在卷帙浩繁的佛教典籍中,選擇“經”、“律”、“論”三藏極為重要的七十三種,詳加校勘、編輯而成的佛經精粹。全編共三輯。第一輯二十五種,包括經藏十一種、律藏三種、論藏十一種;第二輯十七種,包括經藏八種、律藏六種、論藏十三種;第三輯二十一種,包括經藏十種、律藏二種、論藏九種。每一種經前,都附有歐陽竟居士所
中華道藏(49冊)
《雜阿含經校釋(共8冊)》是我國早期佛典翻譯作品,也是我國古籍中的珍品,同時是研究中國佛教、哲學等學科的必研經典,但此經在流傳過程中發(fā)生了次第顛倒、缺失、誤補等現象�!峨s阿含經校釋(共8冊)》對這部重要經典做了整理、點校和注釋等工作,填補了該學術領域的空白。
本書由藏文原著《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傳奇》改編而成。講述了八到十二世紀印度歷史上有名的密教成就者的密續(xù)傳奇故事。本書八十四篇故事都是以成就者的名字作為標題的,故事帶有寓言的味道,對人極富啟示,便于讀者對他們證悟的本質有更深刻、更形象、更生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