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移送檔案文獻集》共3冊為關東憲兵隊、分隊、分遣隊留存和記錄的原始文件,現(xiàn)存黑龍江省檔案館,共計一千余頁,全部使用日語書寫,記錄了被送往七三一部隊進行細菌、凍傷、毒氣等人體實驗的受害者的相關信息、移送記錄等,是證明侵華日軍憲兵隊、警察局、保安局、特務機構等同七三一部隊秘密勾結、共同犯罪、準備和實施人體實驗的重要文件
《(光緒)諸暨縣志》六十卷首一卷,光緒三十四年(1908)修,宣統(tǒng)二年(1910刻本。清陳遹聲修,清蔣鴻藻纂輯。書前有金壇馮煦序,卷一圖七幅。卷二至卷四為建置,卷六至卷十二為山水,卷十三為水利,卷十四為學校,卷十五為兵備,卷十六為田賦,卷十七為風俗,卷十八為災異,卷十九、二〇為物產(chǎn),卷二十一至二十三為名宦,卷二十四至二
本書按歷史年代分六卷,以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展品為主線,以珍貴文物為主要見證,系統(tǒng)介紹中國從17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直至清末的悠久歷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們?yōu)橥苿託v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所付出的艱辛、智慧和時光,以及博大多彩的華夏文明,堪稱一部文物視角的中國通史。其出版的宗旨就是推動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精神傳承,用傳承的力
《史地大典》從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四個方向,全面系統(tǒng)地為孩子講述歷史、地理的知識。歷史的故事性強,而地理則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死記硬背早已不適合新形勢下歷史、地理的學習要求,《史地大典》這套書從孩子視角出發(fā),用講故事、研學記錄的方式,將歷史、地理知識清晰、生動、有趣地傳達給孩子,讓孩子接受全方位且
《瓜飯樓外集》共15卷,主要收錄馮其庸先生為研究學術問題所搜集的有關歷史文物、文獻和作實地調查時所拍攝的歷史遺跡和史料照片,及馮先生所收藏的珍貴文物、名家翰墨、師友信札、近現(xiàn)代名家篆刻,以及作者幾十年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等,是馮先生在文章以外的另一類學術與藝術的綜合,有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認識價值。本書為《瓜飯樓外集》第4卷,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由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共同合作的項目。 米家崖遺址是黃河中游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址,遺址年代從早到晚基本上可劃分為兩大段時期,一是為半坡文化晚期遺存,二是為客省莊文化遺存。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米家崖遺址及其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除了陶器之外,骨器的制作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伯希和精通漢學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徹查了藏經(jīng)洞文獻,按照四項原則(非通行佛教經(jīng)籍、有年代題記的寫本、古籍和民間寫本、胡語藏語寫本)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00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金陵涇邑會館錄》是一部對金陵涇縣會館進行詳盡描述與記錄的專志。金陵涇縣會館主要為士子所設,嘉慶、咸豐、同治時期歷經(jīng)修繕。本書收錄有涇縣會館全圖、序、江寧惜字爐記、各鎮(zhèn)首事名目,嘉慶十一年至成豐二年的買房文契,捐輸、補捐者姓名,漢陽鎮(zhèn)眾線店、包頭店捐輸名目,同治九年(1870)陳守和作續(xù)增全錄序,同治三年捐輸姓名,百花
《南京紀略》,民國綠絲欄抄本,國家圖書館藏本。九峰居士編,航頭再生棘士校。此所記均為南明時事。標題如:“南京諸臣議立福藩”“福世子入南”“福藩稱尊”“諸臣升遷推用”“陳璧論賊必滅有八”“馬士英特舉阮大鋮”“劉宗周論時事”“張亮奏防邊”“詔選宮女”“陳子龍寒心”“弘光濁亂”“左良玉參馬士英”“左良玉討馬士英檄”“左兵東下
《江寧府乾隆十年分田地人丁清冊》依次記載江寧府及所轄上元、江寧、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縣乾隆十年(1746年)的地畝、人丁等課稅對象的數(shù)額,田賦、丁銀等稅收額度及稅收的各種分配、支出情況�!督瓕幧显壬止珷匪洖榫壬志葷马�,附有嘉慶年間的報表,并列有道光年間的銀捐情況等。《江南善政前后匯錄》記述署理江寧城守協(xié)